王信堂 官方网站

+收藏:http://wangxintang.orgcc.com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古玉的收藏与投资之一
2014-04-08    浏览(1254)    作者:王信堂    来源:王信堂 官方网站

古玉的收藏与投资之一——走出价值错位的认识误区

  中国玉器文化是集礼仪文化,宫廷文化、君子文化、祈福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与一身的本土文化。除了中国之外,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,任何一个民族能把玉器文化演绎得如此精彩绝伦。与此同时,中国的玉器文化又是极尽工艺之精美,造型之瑰丽,内涵之博深,成本之奢侈的国粹文化。

  在古代,尤其是商周秦汉时期,精美玉器属于国之重宝,可谓价值连城。其实,“价值连城”的成语,就来自《史记•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惠文王时,得楚和氏璧。秦昭王闻之,使人遗赵王书,原以十五城请易。”

  但在今天的市场中,相比那些藏家们一掷千金玩命追逐的“元青花”等天价藏品,昔日声名显赫的玉器却黯然失色。尤其是唐代之前的高古玉,能在拍场中赢得高贵身价者寥若晨星。北京瀚海2005春拍中,一件玲珑剔透的汉代夔龙纹白玉“宜子孙”佩,成交价格仅为42万元;一件历经五千年沧桑的史前文化白玉戚,造型优美沁色自然,仅以26万元的价格成交。我们再把视线转到2009年,此时的国内古玉市场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迹象,这一年,北京翰海拍出了1件稀世之宝——汉代人物造型玉灯盘,成交价为600多万元。可是,这个令无数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成绩,比较动辄过亿元的明清字画、瓷器,难道不是小巫见大巫吗?

  放眼大众化的民间藏品市场,古玉行情也同样是长期低迷,波澜不惊。

  常识告诉我们,古代社会中那些当时就属于佼佼者的艺术精品,在经过历史岁月的洗礼之后,也必然在今天市场中堪称翘楚;市场告诉我们,社会必要时间是构成商品价值的主要因素,一件经过古代艺人长年累月才能完成的精美艺术品,流传到现在,依然价值不菲。令人遗憾地是,具备上述两个精品因素的中国古玉,却没有彰显出应有的风采,在文化缺失与物欲横流交织在一起的市场乱象中,曾经尽显朝廷气象和王者风范的良工美玉,今天却黯然伤神在古代艺术品市场的灯火阑珊处。

  究其原因,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市场现象,源于几个认识上的误区:

  1、不学无术
  古玉收藏过程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,因为在每一件载体上,都幻化着悠悠历史的彩霞,写满了扑朔迷离的信息。抛开商品价值不说,赏玉的最高境界,是在历史迷雾逐渐散尽后的水落石出后,去领略古玉文化的真谛,那种超越时空隧道后的心旷神怡,那种顿悟先人灵犀后的心领神会,不可言喻。若要达到这样的化境,需要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铺垫。

 

  图1中的这件玉钺,属于史前文化的经典礼器。细读,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信息:其一,玉钺的祖型来自石斧,石斧是石器时代的主要劳动工具,从石斧到玉钺的演变轨迹,折射出华夏文明的发展过程;其二,玉钺是史前社会权利和地位的象征,器物的拥有者,或大巫,或首领,均为部落统治阶层;其三,这件精心制作的玉器,显露出那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工艺特征。有了比较深刻的解读之后,这件承载着厚重文化信息的珍贵文物,就会凸显出与众不同的藏品价值。倘若脱离于文化的破译,在不学无术者眼中,这件连名字也闹不清楚的东西就是普通石斧而已。

  中国的玉器文化绵延万年,博大精深,在内涵气象万千的古玉文化面前,为数不少的不学无术者只能在昏昏然的收藏状态中,不闻匣里龙吟,难识庐山真貌。这种状况,导致了古玉市场长期处于“四时常作青黛色,可怜杜花不相识”的尴尬境地中,乏人垂青。 

  2、喜新厌旧
  玉器市场还呈现出这样一种怪象,经过几年的爆炒之后,玉石原料价格依然居高不下,尤其是羊脂玉的价格,居然冲高到每克几万元的天价,一枚鹌鹑蛋大小的籽料,市场交易价格竟然达到了不可思议的数百万元,且供不应求!更为奇怪的现象是,如果把这个“鹌鹑蛋”精雕细刻成艺术品,其市场价值不但不会攀升,反而会骤降。还有更加不可思议的事实,同样质量的明清古玉,价值更低,而明清之前的良工脂玉,市场价位再次之。目睹玉器市场中“商周玉卖不过明清玉,明清玉卖不过当代玉,当代玉卖不过原材料”的非常市场链,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。其实,恰恰是现代人极度张扬的“恋新情结”,导致了古玉市场的萎靡不振。

  这种情结,折射出一种畸形价值观,他们之所以爱玉,爱地不是文物,也不是艺术,爱地是赤裸裸的真金白银。假如,当未来的古玉价值一旦超越今天的“鹌鹑蛋”时,为利益所趋,他们也会弃“蛋”而去,趋之若鹜地爱上古玉。泛滥于古玉市场中的“恋新情结”,其实质,就是披着艺术外衣的拜金主义在推波助澜。幼稚、短视、急功近利的市场意识,是滋生“喜新厌旧”派的温床。 

  3、意识滞后
  市场意识的最高境界,是前瞻性的国际视野,谁具备敏感的超前意识,谁就能在市场中抢尽先机。恰恰在这个关键问题的把握能力上,我们的同胞稍显滞后。曾几何时,当被视为不祥之物的唐三彩身价百倍地亮相于欧洲市场时,清末民初的国人才如梦方醒,捶胸顿足地悔叹自己的走眼与失误。今天,“元青花”在国际市场屡创天价,白花花的银子哗哗地流进洋人的口袋,也是一桩国人被洋人牵着鼻子走的经典事例。在意识滞后的恶性循环中,国人很难走出望洋兴叹的怪圈。

  那么,唐三彩的悲剧会在古玉领域重演吗?难说。我也纳闷,难道中国文物在国际市场中的价值,永远需要洋人的一锤定音吗?中国人难道不能趾高气扬地做一次庄家?郁闷之余偶也窃喜,幸亏今天的洋人没有领悟中国古人“玉有十一德”的古训,也幸亏没有洞察眼下“一克羊脂十两金”疯狂行情,倘若不是如此,洋人很有可能在经过悄悄地大规模扫货之后,再次操纵中国古玉价格的市场走向。此后顾之忧,吴树先生早有觉察:待洋人货仓充盈后,会“策动这一部分文物‘出口转内销’的回归运动,源源不断地用中国人自己的‘物’,赚取中国人自己的钱。”

  中国人囿于国际视野的短视,导致在今天的世界艺术品市场中,经常为他人作嫁衣裳。眼前古玉市场面临的状况,与一百年前唐三彩面世之初而遭国人不屑的情景,大同小异。

标签:古玉​,收藏,投资,之一,走出价值错位,认识误区
分享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